您好、您好。初次见面。
这个嘛……那我点这个热的伯爵红茶吧。
您说您没有和O见过面对吧。
我听说了。是他前同事……我记得是K先生吧?那位的工作伙伴是吗?
因为O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前同事找他商量有个撰稿人在调查我们几年前曾去采访过的●●●●●,希望我可以跟您分享一些资讯。我也正因为写新作碰上瓶颈,说不定跟您聊聊之后可以得到一些灵感,所以就答应了。
您是撰稿人对吧?我们都受到出版业萎缩所苦呢。我这阵子的首刷印量也不断在降低,真的很辛苦啊。是不是在暗示要我这种老太太赶快退休了啊?哎呀哎呀,我开玩笑的啦,别放在心上。呵呵。
您说O吗?我从他还在前公司的文学编辑部时就和他一起工作了,所以认识很久了呢。应该快要二十年左右了吧。
但一开始也才合作几年,他就调到其他部门去了,呃……是什么来着,就是那个……惊悚类型的。对对对。他就去了○○○○编辑部。在那之后我们就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合作。那边好像给不出能发稿给我的稿费呢。呵呵。
但自从他转职到现在这间出版社的文学部门之后,我们才又一起工作。哎呀,这个业界很小嘛。要好好珍惜各种缘分呢。
啊,对了。您也是为了写○○○○的报导,才会调查●●●●●对吧?那个杂志现在是月刊吗?咦?不定期出刊啊,也真是不景气呢。
呃,原本是要说什么来着。对了对了。●●●●●是吧。
您有看过我的书吗?哎呀,真令人开心。谢谢呀。
既然如此,话就好说了,我写的小说大多是以惊悚为主题的对吧?
能让我一写就是几十年,真的很令人感激呢。
我想想,大概是二十年前左右吧。当时还算是新人,但总算可以独当一面的文学编辑O,接任之前的人成为我的责编。
当O来找我商量下一部作品时,刚好童书的编辑部也发了案子给我。
那是个统整学校怪谈的童书企划,虽然是要给小朋友看的,但不希望做成像在哄骗小孩的作品,所以才会想找惊悚小说的作家来写。
刚好那个时候跟O一起构想出的新作品点子是以「传闻散播」为主题的小说。
既然如此,我就想说新作能以「小学生散播的怪谈」为主题,并跟那个童书的采访一起进行。
不过就结果来说,因为跟O所构想的新作品方向性不太一样,最后变得跟那次采访没什么关系就是了。但依然是做出一本满有趣的作品,您有兴趣的话请再找时间看看吧。
对不起。这件事就先别说了,那时候因为我自己也没写过童书,对于小朋友的认知也不足以写出一本给小朋友看的书,因此就决定进行实地调查。
透过童书编辑部的管道,跟关东及近畿地区的三所小学谈妥之后,就实际前往当地采访学生们。那次采访是我跟O一起去的。如果编辑也能一起去就好了,但成群结队地一起去观感也不佳吧?
而其中一所就是位于●●●●●的国小。
话说回来,您相信有幽灵吗?这样啊。原来如此。
我吗?我啊,这个嘛,身为惊悚小说家这样讲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但我并不相信有幽灵。
虽然这是长年透过惊悚小说家这个身份培养起来的经验所引导出的个人论调,不过幽灵是从人的恐惧感当中衍生而出的喔。
并不是本来就有幽灵这种东西存在,才在那些看到的人口耳相传下变成怪谈。
不然要是国小理科教室中的人体模型每天晚上都在跳舞,那可就是一大事件了。
举个例子来说吧。小学的理科教室本来就是个有别于普通教室的特别空间。这种类型的教室常会设置在像是特殊校舍的地方。而且跟普通教室相比,进出那种特殊校舍的人本来就会比较少。既然没什么人进出,当自己因为某些原因要去那个地方时,多少都会感到不安及恐惧。何况未知的恐惧更会放大那样的情感。为了与人分享那种难以说明的庞大恐惧感,就会捏造出跳舞的人体模型这种荒谬的共同认知。
刚才说的是以场所为例,但其实任何东西都能成为恐惧的对象。
像是在某个时期引发话题的人面犬,也有个说法是出自小朋友们面对流浪狗的恐惧感,这样的情报才会散播开来。
如果会害怕流浪狗本身当然没关系。但小朋友当中当然会有某些人因为家里本来就有养狗,因此不会害怕流浪狗。那些孩子无法理解流浪狗哪里可怕。所以说不定是为了让他人对自己怀抱的恐惧感产生共鸣,透过媒体散播的人面犬才会作为一种共同认知,爆发性地流传开来。
就像人面犬在全国引发话题一样,恐惧的对象就某方面来说是全国一致的。所以大多学校的厕所都会出现花子,医院的太平间也会出现死者的幽灵。都是这样。
恐惧的对象除了全国共通的之外,还有横跨世代、换了名称也继续被传承下来的怪谈。
像是玛莉小姐,在大众少用有线电话的现在也演变成打电话到手机,或是用讯息联络。尽管这类的怪谈已经不是用玛莉小姐这个名称了,但对于「沟通时看不到对方是谁」的恐惧概念,即使横跨了世代依然延续下来了对吧。
关于山、河川、大海的怪谈,之所以在不论任何时代都很多的原因也在于此。面对大自然时,无法靠人类力量控制的恐惧感,会配合当下的时代以各式各样的名称流传。
但是,有一部分是例外。
当发生了只局限于极为狭小的地区才会知道的令人震惊的事件时,就会作为地区特有的怪谈流传下来。●●●●●的国小正是如此。
我所写的《校园鬼故事》系列里,〈某间学校的九大怪谈〉及〈校园相关的恐怖故事〉的其中两则就是出自去●●●●●采访时得知的故事。
对对对。就是那个。真令人怀念啊。您已经看过了是吧。
原本后面那两则没有打算刊载,但令人感激的是第一集跟第二集大受好评,因此在系列作拉长之后,校园内的怪谈也没剩什么好写的了。所以那一集是第一次将故事舞台拓展到校园周遭。因为是到那时候才刊载,距离采访已经过了满久一段时间了呢。
跟在其他国小采访的内容相比,●●●●●比较特殊一点。
在我们前往采访的几年前那个地区发生的事件,给校园怪谈带来了不少影响。
您也看过的〈某间学校的九大怪谈〉,是依据我们采访的好几位学生都有说到的怪谈统整而成。
学生们说的怪谈当中,基本上都跟普遍的七大怪谈差不多,全是没有什么太大特征的内容。但是,他们最后一定会提及两则怪谈。
感到费解的我们追问之下,才得知那两个怪谈是最近开始在校内流传的。没错,并不是打从一开始就有九大怪谈,而是最近在原本的七大怪谈中追加了两个,才会变成九大怪谈呢。
那两则怪谈分别就是「放学钟声」跟「AKIO」。
除了九大怪谈之外,最近开始在校外流传的怪谈还有「跳跃女」跟「AKITO的电话亭」。不,另外还有一个。虽然那则没被刊载出来就是了。
我听了相当兴奋。因为这让我碰上了正好符合想当作小说主题的「小学生传播的怪谈」这个概念。
我刚才说过怪谈的起源跟难以说明的庞大恐惧感有关,因此当时的我也想去找出这样的怪谈是基于对什么的恐惧才会出现。
后来得知的是某个学生跟其家人自杀的事件呢。
我还有当时新闻报导的影本呢。就夹在采访资料当中。一丝不苟的个性在这种时候真的是帮了大忙呢。瞧,就是这个。
过世的是当时十一岁的○○AKIRA小弟弟。没错,发音是AKIRA而汉字写作「了」。
他母亲的事情虽然没有上新闻,但她好像是在AKIRA小弟弟过世之后一年左右自杀的。
就算去问学校的学生,也都因为似乎有被家人叮嘱不能半开玩笑地跟人说起AKIRA小弟弟自杀的事情,因此几乎都不跟我们说。老师们当然也一样。不过我们得知钟声真的有时会晚个几分钟。
我们于是决定在附近打听一下。随便找了个理由,到处访问刚采买完的主妇之类的路人。O很擅长这样打听,真的是帮了大忙。
在愿意跟我们说的人当中,有个人碰巧目击了AKIRA小弟弟的自杀现场。
是一位住在国小附近公寓的人,那天好像也是采买完要回家。当傍晚的校园钟声响起,那个人正推着挂了购物袋的脚踏车走在要返回公寓的坡道上,就看到有一群人聚集在公寓社区里的一处公园旁。
似乎是有个小孩在公园里种植的高大树木上吊了。
底下有位应该是孩子母亲的女性不断喊着小孩的名字,一心想着要把孩子放下来似的,高举起手半疯狂地上下跳跃。
那时刚好是放学时间,从学校回到公寓的许多孩子们都在一旁围观。
那个人连忙跑过去,要其中一个小孩去叫大人过来,并赶紧让其他孩子们回家。总不能让孩子们看着那样残忍的画面嘛。
直到警车跟救护车抵达之前,那个母亲都不断喊叫地重复做着一样的动作。虽然当那小孩被放下来的时候,已经看不出来还有生命迹象就是了。
也有叫了警察来喔。因为那孩子是在以小学生身高来说勾不到的高大树木上吊的,四周却没看到任何可以垫上去的东西。但过了不久,那件事情上报时只写了是自杀。
我们还问到另一位知道一些详情的人。
这次是关于那位母亲。
自杀的那对母子好像就住在国小附近。
小孩出生不久后,父亲好像就过世了,因此是他们母子俩住在独栋的房子里。
她虽然是个很亲切的人,但也有点奇怪,好像传出有加入什么宗教的谣言。即使如此,也没有引发什么太大的麻烦就是了。
小孩自杀之后,好像就算在家附近见到她也是相当消沉的样子。但这也是理所当然吧。
然而,过了几个月之后她好像就突然变得很不对劲。
在路上见到她时,感觉情绪非常亢奋,也精神饱满地见到人就上前攀谈。
毕竟那件事被八卦杂志、节目之类的媒体,视为一起疑点重重的自杀案件,大肆报导他杀的可能性,甚至还说起是因为霸凌、虐待等等原因,所以那一带的人也都觉得她很可怜,因此没有特别明显地排挤她就是了。
不久后,她好像就贴起像是奇怪的符咒,也像是贴纸的那种东西了呢。在自家围墙以及窗户上贴得满满都是。据说有一次邻居拿着社区传阅的公告板夹过去时,从玄关看到她把整个家里的墙壁、地板甚至天花板都贴满的样子。
家里没有可以贴符咒的地方之后,她接着连路上的电线杆、社区布告栏之类的地方都会贴,甚至还开始发送那个符咒给城镇上的人。
好像还说着「惊人发现!」、「会得到庇护喔!」之类的话。
她大概已经完全疯了吧。
不久后,就有人发现她在家里上吊自杀了。
刚才我有提到没有刊载的内容对吧。
就是这个家的事情。
发生那件事情之后就再也没人入住的那个家,开始被那一带的人称作什么「符咒鬼屋」,并谣传那里会出现一个身穿红色大衣的女鬼。
那位母亲好像就很常穿红色大衣呢。
再怎么说我也不能把现在还实际存在的废墟写出来。而且就算想写,也会对实际上发生的事件有过多的干涉。就伦理来说也不行。
所以就没发表了。
实际上有刊载的「跳跃女」恐怕就是由这位母亲为原型衍生而出的怪谈。
虽然没有描写出来,但访问到的孩子们都有提及「穿着红色衣服」,还有跳跃的动作。
其实我原本也很犹豫要不要刊载关于AKIRA小弟弟的怪谈,但在跟O商量过后还是决定发表了。不过有将名字换成「AKIO」跟「AKITO」。并删除是自杀的学生这个部分。
关于AKIRA小弟弟的怪谈,还有一些要补充的地方。要是包含在同一个九大怪谈中会显得太复杂,所以才会分开来写。
听说AKIRA小弟弟是被当作献给「麻悉罗先生」的替身。
对对对。就是在校园九大怪谈中出现的「麻悉罗先生」。
那应该是源自「牛头」那个怪谈吧。「因为知道内容的所有人都死了,所以没有任何人知道」的说法。怪谈总是会一再反复呢。
采访的学生当中,其中一位有个现在已经毕业的哥哥,根据那个哥哥的说法,AIKRA小弟弟是因为被当成替身才会丧命。
说是其他被「麻悉罗先生」找到的学生把AKIRA小弟弟当成替身,所以他才会死掉的样子。
毕竟也有部分人士臆测遭受霸凌可能是AKIRA小弟弟自杀的主因,说不定是受到这个影响才会出现那样的谣传。
再来是,还有一点,其实那所国小自杀的学生不只一个人。
根据我所听到的,除了AKIRA小弟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
那件事情因为在同一个时期还发生了一起全国性的重大事件,而且就状况来说除了自杀之外难以想像其他可能性,因此也只有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一小块新闻,并没有像AKIRA小弟弟那时一样受到大肆报导。
虽然是个女生,但是从AKIRA小弟弟自杀的那座公园所处的社区公寓屋顶跳楼的。就发生在AKIRA小弟弟自杀的几年后。不知道自杀是不是会延续下去的呢。
您说那个女生的事没有衍生出怪谈吗?嗯。没有喔。
大概是因为不像AKIRA小弟弟那时一样有很多人目击,所以不是那么众所皆知吧。
不过,有人说那孩子会自杀的原因是变成AKIRA小弟弟的朋友,所以被吃掉了。
明明被吃掉却说是自杀也有点不合理吧。不过谣传就是这样啦。
在AKIRA小弟弟自杀之后,就传出了「AKITO的电话亭」这个怪谈,因此大家就说自杀的那个女生是不是在电话亭向AKIRA小弟弟许愿了。
确实要是每次只要有人死掉怪谈就会增加的话,校园怪谈的数量只会跟着越来越多吧。即使是「麻悉罗先生」跟AKIRA小弟弟的故事,也是跟原本就有的怪谈牵扯在一起,所以就某方面来说还是有合理性。虽然AKIRA小弟弟跟那不太一样,以怪谈来说也能成立就是了。
无论AKIRA小弟弟还是他母亲的事情,流传在学生之间的怪谈虽然基本上是沿袭实际事件,但细节部分就是加油添醋了。
要是目击到的人都失踪的话,大家也无从自他人口中听说这些事情吧。呵呵。
我所知道关于●●●●●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些了。
您说我有没有什么想问的?这个嘛……虽然一开始说了是想得到写新作的灵感,但其实我没有什么想问的事情。
身为同行,我是来给您忠告的。
我有听O说了一点内容。好像全国都有人在讨论关于●●●●●的共通怪谈的样子呢。也有人因此丧命。而且那似乎还跟我说的女性及小孩的怪谈也有关。
如果这是真的,可相当恐怖呢。
不,我并不是在怀疑您。
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认知上的问题。
我直到现在也不相信有幽灵。但是,我不想再更加深究这件事情。
您问我为什么?那很简单啊。因为我不想颠覆自己至今的认知。
要是从您口中得知让我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幽灵存在的事情,我往后又该如何面对幽灵才好呢?
如果说,假设真的有幽灵,或是其他相似的某种存在,这至少是对人类有害的东西吧?大概就跟新冠病毒一样。
要是与其牵扯上关系,就会展开随机攻击。受害程度也各有不同。这样很没道理吧。
如果幽灵是这样的存在,那我至今透过采访写下怪谈的行为,就等同是给读者们散播有害的东西了。
不,这是不可能的。真是如此那还得了。
说完这些,我想给您一个忠告。
您就当作是老人家的傻话听听吧。
只要不相信,对那个人来说就等同于不存在。
我不相信有幽灵。
但是,您认为这件事与幽灵有关。
而且还想揭发其真面目。
我所做的是彻底查明校园怪谈来源的单纯作业,即使与您是在做一样的事,目的却截然不同。
我不会害您的,所以还是快收手吧。
有句名言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如果不过是风吹草动而非敌兵就能放心了。但是,如果并非只是草木该怎么办呢?
在跳跃女跟孩子的怪谈中,我所看见的是因为母子自杀这样令人震惊的事件而产生的恐惧感所衍生出的谣传这样的草木。但是,您是想看见什么呢?
…………这样啊。您没打算罢休是吧?
好吧。既然您都这样说了,我也不会再阻止。
那我就跟您说一件事吧。
其实我有个朋友的家人也是死在●●●●●的水坝。
我记得是六七年前左右吧。应该、能算是杀人事件。
那位丈夫是专职于出版类型的设计师。明明还非常年轻,却能做出相当出色的设计,也曾负责设计过我的著作的封面。平常住在长野,但只要有来东京,一定会跟我还有责编三人一起去吃饭,我们的关系就是这么好。
那个丈夫却突然把妻子及女儿推下水坝。
警察也做了很多调查,但最终好像还是以他是为了带着全家人自杀而杀了妻子跟女儿,结果只有自己没有死成作结。
但我觉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他是打从心底爱着他的妻子跟女儿。
他跟妻子之间好像一直都生不出孩子。但他说过在跟妻子商量后,他们决定领养小孩。他真的是比亲生孩子还要更爱他女儿。也常拿照片给我看。是个很可爱的女生。
毕竟我到了这个年纪还单身,每次听他说着说着,让我都觉得她就像自己的孙女一样呢。他当时还说过下次要来东京时,会再带女儿一起过来的说……
也是有这种偶然呢。纯属偶然。我是这么想的。但要怎么解读就是您的自由了。
…………话说回来,您是如何呢?已经结婚了吗?喔喔,单身啊。也是呢,这个业界很多人都是如此。虽然我也没资格这样讲啦。
咦?哎呀,是这样啊。离过婚。但在现在这个时代也不太稀奇了吧。
您有好好吃饭吗?独自生活没有其他人照料,很辛苦吧。看您的样子是不是都没有好好吃饭呢?脸色不太好喔。这样不行。不可以只吃便利商店的东西。一天到晚追着这种怪谈,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吧。不介意的话,要不要我介绍个朋友给您认识呢?是个很可靠的对象喔。
啊,对不起。我忍不住就管太多了。上年纪之后就会变得这么厚脸皮,真受不了呢。